中国能源消费_经济增长与能源需求预测的研究
中国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能源需求
预测的研究
曾
胜
(重庆工商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重庆400067)
本文利用历史数据并运用灰色技术对其进行改进,采用C-D生产函数扩展模型,揭示了摘要:
GDP和能源消费增长之间的内在比例关系。通过对能源需求预测方法的比较,发现采用能源
消费弹性系数法用于测算和预测能源消费的增长率比较理想,由此测算了未来几年的能源消费量。得出结论,为了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一是必须实行节能降耗;二是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三是加大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替代能源的科研开发,有序发展清洁能源。能源消费;经济增长;需求预测;弹性系数法关键词:
引言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资源,是关系一个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战略物资。然而,能源的总量不足和结构偏差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我国面临着能源短缺和环境约束的双重压力。自1978年以来,中国的GDP增长速率达到了两位数,在新世纪的头7年仍然保持了10%的增长率。从中
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即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要求能源的综合增长率(折合为标准煤)也有一个增长幅度区间。未来10年(以2005年作为基期,以2015年作为报告期)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中国不仅要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而且要通过“十一五”和“十二五”两个五年规划期建设实现“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目标。在此,人均GDP和人均能源需求量将成为衡量上述宏伟目标的主要标志。本文采用理论实证和经验实证相匹配的分析方法对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从中揭示出能源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比例关系,这一客观规律的发现可以为我国能源发展战略提供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决策参考。然而要落实具体的能源战略发展规划就必须要了解我国未来能源消费的需求,进而本文通过对能源消费预测方法的比较,并对我国能源消费需求的增长趋势进行了预测,这对于解决我国未来能源供需矛盾具有实践意义,同时对能源需求进行预测是制定能源发展战略的基础性工作,也能为低碳经济与节能工作提供相关依据。
文献评述
把能源供求与经济增长作为一种关联关系,这在国内外文献中已有初步的研究。如Kraft首次探索了美国GDP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因果关系[1]。随后,这种实证研究迅速扩展到英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法国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对亚洲国家,Glasure利用Granger检验方法发现了新加坡能源对GDP的因果关系[2];
收稿日期:2008-12-23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项目(SC06B023);西南交通大学科技发展基金(2007A10)。基金项目:
曾胜,重庆工商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讲师,博士。作者简介:
你可能喜欢
- 中国能源现状
- 中国经济增长
- 能源效率
- 预测模型
- 职称英语试题
- 能源十二五规划
- 能源消耗
- 世界能源统计
- 新中国经济增长60年曲线的回顾与展望_兼论新一轮经济周期8页
- 2011年和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增长与波动分析7页
- 中国经济后增长时代钛白粉行业的出路和对策6页
- 全球视野中的中国经济增长与国际金融政策 陈雨露39页
- 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实证研究新进展综述1页
- 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与经济增长前景分析21页
- 盈利预测模型40页
- 自回归移动平均预测模型2页
- 遗传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在选矿中的应用6页
- 预测模型49页
- 盈利预测、估值模型和市场19页
- 基于神经网络的人口预测模型4页
- 2012中石油职称英语考试试题及答案19页
- 2012职称英语综合类新增试题20页
- 2012职称英语试题及答案 (2)8页
- 2012年4月7日全国职称英语考试试题 WOERD版15页
- 2012年职称英语考试试题及答案 理工B(试卷代码:22 4月7日)10页
- 职称英语模拟试题14页
- 会议注册说明 本次会议将集中讨论智能交通和新能源汽车“十二五”规划3页
- 中国各省的新能源十二五规划2页
- 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规划数据统计表21页
- 简要分析国家能源局发布十二五规划5页
- 广东省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30页
- 从能源“十二五”规划看中长期我国电力发展5页
- DB13 1451-2011 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14页
- 2011年能源消耗统计分析2页
- 能源消耗统计表1页
- 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133页
- 严重依赖一次能源消耗2页
- 能源消耗统计台帐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