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日关系发展的消极因素
第25卷第1期Vol.25No.1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ofJiningTeachers'College2004年2月Feb.2004
文章编号:1004-1877(2004)01-0070-04
影响中日关系发展的消极因素
冯海燕
(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北京 100024)
摘 要: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关系的现状是:“交流加深,摩擦不断”。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两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深,尤其是中日间卓有成效的经济合作为两国关系的稳定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但同时不可否认的是,中日两国还面临以下消极因素的困扰:历史问题的认识、台湾问题、日美安保条约、钓鱼岛主权争端、部分中国人在日犯罪问题、舆论宣传上的不足等等。解决的关键在于,增进了解,建立互信机制。
关键词:中日关系;发展趋势;消极因素中图分类号:B822 文献标识码:A
中日两国关系正常化已31年了,这两个对亚洲乃至世界具有重要影响的东亚大国的关系,如今呈现出一种微妙和特殊的态势:在经济、文化、科技的交流日趋紧密的同时,政治、社会方面却出现了若干“不和谐”之处。
究其原因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因素。具体来说,目前及相当一段时期里,影响中日关系发展的消极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历史问题如何认识
对深受侵略战争伤害的中国(当然还有韩国、朝鲜及东南亚等国)人民来说,如何评价那场战争是一个关及民族尊严的大是大非问题,而近几年日本国内否认侵略战争的势头却有增无减。中国的各种宣传以前总在说,否认侵略战争的只是日本的极右势力,他们人数不多,其实事实恐怕并非如此。早在1982年,日本广播协会(NHK)曾就“日本人的和平观”做过调查,结果表明:持“从日清战争到太平洋战争50年间,日本的历史是对亚洲各邻国侵略的历史”观点的人占51.4%,而认为“资源贫乏的日本武力侵入他国乃求生存不得已而为之”的人竟达44.8%,认为太平洋战争“使亚洲各国早日恢复了独立”的人竟更高达
收稿日期:2003-5-16
[1](P16)
45.5%。所以日本前首相羽田孜在接受中方
研究人员采访被询问到对参拜靖国神社和那场战争的认识时明确表示,这是枝节问题,“反省的方
[2](P10)
式会有多种表现”。多么地圆滑和轻描淡写。这同曾为中日复交作出重要贡献的田中角荣的观点何其相象:那场战争给中国人民“添了麻烦”。据统计在中日复交前,日本没有一个首相是承认那场战争的侵略性质的;如果说彼时的日本是为了完全追随美国的反华政策的话,那么中日复交后的历届首相对此又是怎样的态度呢?从田中角荣到现任首相小泉纯一郎共计25届17位首相,能够算得上公开承认侵略战争的只有细川护熙和村山富市两位。除了政府官员以外,右翼、日本遗族、知识分子,尤其是战后出生的日本青年,不承认侵略战争者都大有人在。日本人不承认侵略战争的原因有很多,如:战后美国对日占领政策随着冷战的需要而改变,日本周边国家由于各种原因,都未能彻底追究日本的战争责任;战后日本教育(历史教科书问题)、舆论宣传等缺乏对侵略战争的彻底批判;日本人缺少直面罪过、彻底忏悔的广阔胸襟……
与历史问题相联系的则是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问题。日本靖国神社如果能真把供奉在里的国际法庭裁判的战争罪犯其牌位搬出去,那倒
作者简介:冯海燕(1966-),女,陕西人,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人文社科系副教授。
你可能喜欢
- 中日关系论文
- 中日关系形势与政策论文
- 中日关系走向
- 中日关系问题
- 教科版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 鸡兔同笼教案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
- 中日关系论文--形势4页
- 中日关系论文+++3页
- 2012中日关系论文4页
- 形势政策论文中日关系3页
- 形势与政策论文-浅谈中日关系2页
- 中日关系论文2页
- 形势与政策论文-浅谈中日关系2页
- 浅谈中日关系,形势与政策论文27页
- 形势与政策论文_中日关系4页
- 浅谈中日关系_形势与政策论文2页
- 中日关系-论文-形势与政策5页
- 形势与政策论文:处在十字路口的中日关系3页
- 中日贸易关系及走向3页
- 安倍上台中日关系走向何方?19页
- 中日关系的未来走向6页
- 论中日关系的新走向4页
- 中日关系的未来走向之我见3页
- 中日关系新走向3页
- 中日关系历史问题的法律解读4页
- 钓鱼岛问题及其影响下的中日关系2页
- 近年内 中日关系面对的问题2页
- 从钓鱼岛问题看中日关系3页
- 钓鱼岛问题及其影响下的中日关系3页
- 新形势下影响中日关系的钓鱼岛问题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