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Krukenberg瘤的螺旋CT诊断
医学影像学杂志2V013年第23卷第11期 Jol.23No.112013MedImain gg卵巢KrukenberT诊断g瘤的螺旋C
SiralCTdianosisofkrukenbertumor pgg 梁上印2,余 捷1,郑汉朋3,邱乾德3项剑瑜1,
(浙江省温州市人民医院影像科 浙江 温州 3浙江省文成县人民医院 浙江 文成 3浙江省乐清市人民医院 浙江1.25000;2.25300;3.)25600 乐清 3
摘 要】T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rukenber5例胃肠道来源的Krukenber 【 目的 探讨胃肠道来源的Kg瘤Cg瘤
平均7.结肠癌5例,直肠癌2例;双侧卵巢CT表现。结果 肿瘤最大直径3.5~24.0cm,3cm;25例中来源于胃癌18例,肿块1单侧肿块8例;其中囊实混合性肿块2实性肿块8个,囊性肿块4个;肿7例,T扫描共发现38个卵巢肿块,6个,C,;块与周围组织边界清楚2不清楚1增强见实性肿块、囊隔及囊壁呈明显强化。结论 K5个(3个(ruke65.8%)34.2%)-结合胃肠道原发瘤,可明确作出诊断。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berng瘤C【关键词】卵巢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胃肠道肿瘤;
()中图分类号:735.2;R814.42 文献标识码:0060112013118413RA 文章编号:1910---
乳腺、胆 卵巢转移性恶性肿瘤常源于胃肠道、道、泌尿系统,其中含有印戒状黏液细胞,卵巢间质伴有肉瘤样浸润的称为Kmkenberg瘤。在临床与影像诊断中,部分患者卵巢转移瘤先于原发肿瘤被发现,容易忽略了对原发灶的进一步检查,直接影响愈合。笔者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含有印戒状黏液细胞Km旨在kenber5例CT表现,g瘤2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准确率。1 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1.
搜集2003年1月~2012年12月间资料完整平均4年龄2的Kmkenber5例,1~77岁,4.4g瘤2岁。临床症状主要有腹痛、腹胀及下腹部肿块。19例先行C后行全腹部CT检查发现卵巢占位,T检查发现胃、结肠及直肠占位并卵巢转移,6例先行胃或结肠造影发现胃或结肠占位,后行盆腔CT检查发现卵巢转移。
2 检查方法1.
采用德国SiemensSomatomSensation6层螺 旋CT扫描仪检查9例,iemensSomatomSensaS- tion16层螺旋CT扫描仪检查16例。管电压
,管电流1层厚3~5螺距0.10kV,50mAsmm,875。1
扫描前30~60min口服1%~2%泛影葡胺800~同时用阴道塞标记宫颈位置,1000ml待膀胱充盈,
男,浙江温州人,作者简介:项剑瑜(毕业于温州医学院,9721-)
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医学影像学诊断工作
:w通讯作者:邱乾德 主任医师 E-mailz31mr63.com@1
然后开始扫描。扫描时患者取仰卧位,以耻骨联合下缘水平向上连续扫描至膈顶。增强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于肘静脉团注80~100ml非离子型碘对比/)/,剂量为1.剂(碘海醇3注00mIml5mlkgg体重,/,、注药后分别于2射流率为2~4mls5~30s60~
、静脉期及延迟期。80s120s扫描动脉期、3 卵巢肿瘤CT分型1.
I型为囊实型,II型为实性;I型I型为囊型,III,/又分为I囊性成分>2Ia型以囊性为主(Ib型I3),//为混合性(实性成分占1Ic型以实性成I3~23)。肿瘤的壁与囊内间隔厚/分为主(实性成分>23)、薄以3并有规则与否之分;mm为分界,Ia型有单II房或多房之分;I型部分可出现囊内壁结节和/或伴I有不规则软组织成分。
本组肿rukenberKg瘤原发瘤来源与病理分型:
,来源于结肠癌5例和瘤来源于胃癌18例(72.0%);病理诊断均为印戒状黏液细直肠癌2例(8.0%)2胞癌。2 结果
5例中位于双侧卵巢17例2 肿块部位与大小:
(,,位于左侧卵巢5例(位于右侧卵68.0%)0.0%)2;本组转移性卵巢肿瘤最大直径巢3例(2.0%)1平均7.其中囊性肿块最大直径.5~24.0cm,3cm,3
平均7.囊实性肿块最大直径5~24.0cm,9cm;3.
平均5..0~11.0cm,8cm。3
CT平扫表现:T平扫共发现38个卵巢肿块,C(,图1)其中多囊其中囊性肿块(0.5%)I型)4个(1
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