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国家竞争力与国际经济法
经济全球化是近些年经常提到的术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认为,经济全球化是“通过贸易、资金流动、技术涌现、
信息网络和文化交流,世界范围的经济高速融合。亦即世界范围
内各国成长中的经济通过正在增长中的大量与多样的商品劳务
的广泛输出,国际资金的流动,技术被更快捷地传播,而形成的
相互依赖的现象。 [1]
研究经济全球化的意义:经济全球化不仅促进了各国之间的
相互依赖,也促进了法律制度的趋同。因此,研究经济全球化的
发展趋势对于完善国际经济法律制度至关重要。
一、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
(一)经济全球化
定义: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技术、信息、服务、资本、人
员等生产要素跨国、跨地区的流动。这种流动把全世界连接成为
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各国在这一大市场中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
从而实现资源在世界范围的优化配置。经济全球化是科学技术特
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市场力量以及国际分工的扩大和深化,国
家之间相互依赖,紧密合作的产物。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开放的、
动态的历史过程,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扩展和深
入。
经济全球化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它是全球化(globalization)
总体趋势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受其他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经济全球化具有如下特征:
1.市场全球化;2.生产和消费全球化;3.经济全球化与
地区内部的生产要素的流动(包括本土的、国家的、区域性的)相
辅相成;4.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经济活动中统一行为规则的出现
1.市场全球化
市场全球化意味着:
(1)由于各国市场体制的建立,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联成一
体,形成了一个开放式的全球市场经济体制,通行的是价值规律
和竞争原则;
(2)较少的贸易壁垒和市场力的解放,使货物、资本、技术、
信息、服务以及人员的跨越边界的流动成为可能,并且得到空前
发展。据2003年统计,全球贸易总额(包括服务贸易)每年接近8
万亿美元。国际资本市场每年的融资额已超过1.5万亿美元。每
年的国际直接投资流量超过3 500亿美元。外汇市场的交易额在
500万亿美元以上,是每年国际商品贸易额的100倍;
你可能喜欢
- 国际贸易笔记
- 电大国际法
- 国际贸易题
- 日语文法
- 国际贸易法试题
- 国际贸易法案例分析
- 国际贸易法课件
- 国际贸易实务笔记5页
- 国际贸易实务笔记76页
- 国外高校国际贸易笔记5页
- 自考“国际贸易实务(三)”笔记42页
- 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笔记完整(按教学大纲)42页
- 国际贸易实务培训笔记12页
- 电大国际法案例题1页
- 中央电大国际法期末复习论述题参考答案5页
- 中央电大国际法期末复习名词解释参考答案2页
- 电大国际法期未复习指导((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论述))5页
- 电大国际法期未复习指导((选择题))1页
- 中央电大国际法期末复习简答题参考答案3页
- 国际贸易题39页
- 国际贸易题15页
- 国际贸易题库标准答案2页
- 国际贸易题库12页
- 国际贸易题16页
- 国际贸易题库。DOT38页
- 日语二级文法全集33页
- 日语1-4级文法总结61页
- 日语一级文法精炼14页
- 初级日语文法--助词(2)5页
- 日语基础文法2页
- 日语文法整理3级4页
- 国际贸易法试题a卷6页
- 电大国际贸易法试题15页
- 试国际贸易法试题及答案7页
- 大连海事大学国际贸易法试题10页
- 国际贸易法试题库16页
- 国际贸易法试题库3页
- 国际贸易法有关案例分析之 国际贸易术语6页
- 国际贸易法案例分析10页
- 国际贸易法---案例分析6页
- 国际贸易法案例分析7页
- 国际贸易法案例分析4页
- 国际贸易法案例分析16页
- 精品国际贸易法课件六8页
- 精品国际贸易法课件五2页
- 精品国际贸易法课件四6页
- 精品国际贸易法课件三1页
- 精品国际贸易法课件二5页
- 精品国际贸易法课件一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