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校对)总结报告
一般图书的结构部件主要包括:封面(含带勒口和不带勒口)、扉页、版权页、 序(前言)、目录、正文、附录、反馈表。其他的还有环衬(封面与扉页之间)、插页、护封(包封面外面的)、腰封、书签、辑封(正文内标明“篇”“章”名称的书页)。
编辑(校对)总结报告
一、校对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熟悉语言文字的各种规范,掌握语言文字的出错规律,对语言文字使用错误有较强的辨识力。
2.通晓图书版面格式知识,能敏锐地发现版面格式错误。
3.熟练掌握各种校对方法,并善于综合运用。
4.具备比较广博的知识积累,不同学科图书的校对人才还必须熟练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5.能够熟练地使用工具书(地理学科应熟练使用中国地图册、世界地图册等工具书)。
6.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耐得住寂寞,注意力集中,能自觉地控制情绪,并能及时调整心态,以保持良好的状态。
7.有大局观和集体意识,有较强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二、校对的基本工序及流程
校对由一校、二校、三校、通读、誊样、核红、文字技术整理、对片八个基本操作工序组成。
(一)需要严格依次进行的校对操作基本工序: 一校、二校、 三校、 通读、对片。
1.一校
一校也称“初校”,是校对人员对排版人员初排出的稿件进行的第一次校对。一校的主要任务是“校异同”,校对人员须将校样与作者的原稿进行比照,以原稿为准(原稿中的明显错误需改正),将发排稿中与原稿不一致之处用红笔在发排稿中标出。在“校异同”的同时,需兼顾“校是非”,对原稿中存在的多字、漏字、错字等明显差错进行修正;根据稿件整体的版式要求,解决标题、表题、图题、字体、字号等使用不当的问题;检查插图、配图的图片质量(地理教辅书应特别注意),其安放位置的合适性以及与相关文字的对应性;同时对稿件中出现的一些人名、地名、数字等常用字,提出统一使用的初步意见,并进行处理。 一校是整个稿件校对流程的基础。一校是否认真仔细、是否能按要求完成,直接影响到校对后道工序的繁简,也直接关系到稿件质量的优劣。因此一校不能理解为是整个校对程序中最机械的一个步骤,而需认真对待。 将校样与原稿逐页、逐行、逐字进行比照,对校样中与原稿不一致的地方进行标注、改正。
在一校过程中,需要注意:
你可能喜欢
- 编辑校对符号
- 校对符号及其用法
- 校对培训
- 校对技巧
- 出版社校对
- 文本校对
- 编辑校对符号5页
- 编辑校对符号5页
- 编辑校对符号一览表2页
- 常用校对符号(编辑、出版用)2页
- 常用编辑校对符号标准2页
- 编辑校对符号一览表2页
- 校对符号及其用法10页
- 校对符号及其用法(GBT 14706-93)4页
- 校对符号及其用法4页
- 校对符号及其用法7页
- 毕业设计论文校对符号及其用法简介2页
- 校对符号及其用法4页
- 校对基础知识培训21页
- 中央部门出版社校对岗位培训班结业考试题以及答案5页
- 校对基础知识培训27页
- 校对规培训39页
- 中央部门出版社校对岗位培训班结业考试题7页
- 2005年10月社外校对员培训准备2页
-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校对室管理制度3页
- 中央部门出版社校对岗位培训班结业考试题以及答案5页
- 中央部门出版社校对岗位培训班结业考试题7页
- 出版社校对工作的人本管理4页
- 科技出版社校对管理研究1页
- 出版社校对稿件管理数据库30页
- 中文文本词性自动校对系统的实现3页
- 中文文本自动校对10页
- 文本规则校对2页
- 用于文本校对的分词与词性标注一体化算法3页
- 文本自动校对技术研究综述5页
- 中文文本自动校对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