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小史
简单明了,轻松愉快滴带您认识西夏王朝
〔◎壮大的开始〕
7世纪时,党项族的拓拔氏带领族人离开祁连山南麓的柴达木盆地,投靠唐朝。唐太宗将他们安置在河套以南。
9世纪时,党项拓拔氏帮助唐朝讨伐黄巢有功,唐僖宗遂命其酋长拓拔思恭担任定难军(陕西靖边北)节度使,并赐其唐皇室的李姓,并准许世代承袭。 到了10世纪时,党项人得到汉人指点,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程度。
此时的党项人已与过去纯粹的游牧民族不同,他们已有相当的农业经验。
西元982年,党项族大首领李继筠病逝后,党项族群龙无首,陷入了叛乱、战争、争权夺势之势。
宋朝亦欲趁机吞并西夏政权。
然而,在这混乱的局势下,党项族长李继迁以他的大智大勇平息叛乱,统一西北诸部族,并推动西夏政权成为半汉化体制的国家。
西夏这半汉化国家的组织动员,比汉和唐所对抗的单纯游牧民族要厉害多了。那些单纯的游牧民族所恃,不过是疾风迅雷的冲锋力量。
西夏人则已有农业基地,并筑城防御。西北地势之险阻对他们有利,同时他们也保存著动员的迅速和在战场上的机动性,这些优势与他们草原上的生活习惯息息相通。
李继迁联辽制宋、对辽称臣,经常与辽国侵犯宋朝边境。
宋真宗疲於应付,只好对李继迁退让妥协。
西夏自此逐渐壮大。
公元1004年,李继迁死后,李德明名义上对宋称臣,换来宋朝每年给大批银、绢。
此后,西夏与宋朝保持了三十多年的平稳。
〔◎元昊称帝〕
位於宋朝西北边陲,河套以南的党项羌族创造了别具特色的灿烂文明,兴建了自己的城市,发明了独立的文字。
但宋朝从未将西夏放在眼里。理论上西夏是宋朝领土的一部分,向宋朝称臣。 公元1032年,李德明逝世,其子李元昊继位,开始废弃宋朝的年号,使用自己的年号。
在以年号为纪年的时代,改变年号即是改变政治立场。
元昊从十五岁起便精通汉文,熟读兵书,并开始参与西夏的议政论政。
元昊野心勃勃,不甘於臣服北宋、契丹伏首称臣,一直梦想马踏中原,称帝图皇。 元昊一面制定西夏文字,大量翻译华文书籍,提高党项人的文化水准;另一方面,向西扩张,进取陷落在回鹘手中的河西走廊。
同一时间,青唐吐蕃的唃厮罗兴起,占有面积达二十万平方公里,包括熙州(甘肃临洮)、河州(甘肃临夏)和湟水(青海省东北部)的全部河湟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