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公转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第三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第一课时 地球公转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轨道、速度;理解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导致的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
动;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归纳分析能力。
结合示意图和多媒体演示分析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让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其综合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二分二至日时地球的位置;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诱思探究
教学过程:
【导 入】
【展示课题】
第三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一)
地球公转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温故知新〗
【展示图片】
〖观察思考〗【点播视频】
1、地球公转的轨道形状?
2、地球公转过程中日地距离的变化?
3、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的变化?
〖点拨〗
〖小结〗填表
【点播展示视频文件】
黄道平面、赤道平面、黄赤交角。
〖知识讲解〗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叫黄道平面。通地地心与地球自转轴垂直的平面叫做赤道平面。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称为黄赤交角。目前黄赤交角是23o26’,在一定时期内可以视为定值。
【展示】太阳直射点图片
【师生互动】夏至日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向……方向移动?
秋分日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向……方向移动?
冬至日? 春分日?
〖小结〗
【活动】通过看动画,结合图1-3-4,总结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在图1-3-5中,标出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所在位置,并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
〖出示结果〗展示正确答案
〖拓展〗今天、中秋节、元旦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
〖点拨释疑〗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展示】太阳高度角示意图
〖知识讲解〗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
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
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
【探究1】读夏至日地球日照图,观察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数值有何变化规律?
你可能喜欢
- 太阳高度变化
- 昼夜长短变化
- 正午太阳高度角